新闻动态
液体发酵罐设计要求
温度控制精度:发酵过程通常对温度要求较为严格,一般需将温度控制在 ±0.5℃甚至更高精度范围内,以保证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处于佳状态。
均匀性:要确保液体发酵罐内各部位温度均匀一致,避免局部过热或过冷,影响发酵效果。
快速响应:能够根据发酵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及时进行冷却或加热,以应对发酵产热或因环境温度变化导致的温度波动。
可靠性:系统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,减少故障发生的概率,确保发酵过程的顺利进行。
液体发酵罐设计要求冷却系统设计
冷却方式选择
夹套冷却:在发酵罐罐体外部设置夹套,冷却液在夹套内循环,通过罐体壁与发酵液进行热交换。这种方式结构简单、成本较低,适用于小型发酵罐或对温度均匀性要求不特别高的场合。
盘管冷却:在发酵罐内部安装盘管,冷却液在盘管内流动,与发酵液直接进行热交换。盘管冷却的优点是冷却效果好,能更精准地控制温度,且对发酵液的搅拌影响较小,适用于大型发酵罐和对温度控制精度要求高的发酵过程。
外循环冷却:将发酵液抽出,通过外部冷却器进行冷却后再返回发酵罐。这种方式冷却效率高,可处理大量发酵液,但需要额外的泵和管道系统,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,常用于大规模工业发酵。
冷却液选择:常用的冷却液有水、乙二醇水溶液等。水具有比热容大、成本低、无毒等优点,但在低温下易结冰,适用于冷却温度较高的场合。乙二醇水溶液的凝固点较低,可用于低温冷却,但成本相对较高,且具有一定的毒性,使用时需注意安全。
冷却系统计算:根据发酵罐的容积、发酵过程的产热速率、期望的冷却温度等因素,计算所需的冷却水量或其他冷却介质的流量,以及冷却设备的换热面积。一般通过热平衡方程进行计算,即发酵过程产生的热量等于冷却系统带走的热量。
液体发酵罐设计要求加热系统设计
加热方式选择
电加热:通过安装在发酵罐壁或内部的电加热元件进行加热,如电加热棒、加热丝等。电加热方式具有加热速度快、控制精度高、清洁卫生等优点,但运行成本较高,适用于小型发酵罐或对温度控制要求严格的实验室规模发酵。
蒸汽加热:利用蒸汽作为热源,通过夹套或盘管将热量传递给发酵液。蒸汽加热具有热效率高、成本相对较低等优点,适用于大型发酵罐的加热。但需要配备蒸汽发生设备,且对蒸汽的压力和流量控制要求较高。
热水循环加热:采用热水在夹套或盘管内循环进行加热。热水可以由专门的热水锅炉提供,这种方式加热较为均匀,温度控制相对稳定,且安全性较高,但需要额外的热水供应系统。
加热系统计算:根据发酵罐的散热损失、发酵过程所需的升温速率等因素,计算加热系统所需的功率或蒸汽流量、热水流量等参数。同样通过热平衡方程来确定加热量,以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将发酵液加热到所需温度。
液体发酵罐设计要求温度控制系统设计
温度传感器:选择合适的温度传感器,如热电偶、热电阻等,安装在发酵罐内关键位置,实时监测发酵液的温度。传感器应具有高精度、快速响应和良好的稳定性,以确保准确测量温度。
控制器:采用先进的温度控制器,根据传感器反馈的温度信号,与设定的温度值进行比较,通过 PID 等控制算法精确调节冷却或加热设备的运行,实现温度的自动控制。控制器应具备多种控制模式和参数调整功能,以适应不同的发酵工艺需求。
自动化控制:将冷却与加热系统与发酵罐的其他控制系统集成,实现自动化操作。例如,当发酵温度超过设定值时,自动启动冷却系统;当温度低于设定值时,自动启动加热系统。同时,可通过上位机监控软件实时显示温度数据、系统运行状态等信息,方便操作人员进行监控和管理。
液体发酵罐设计要求安全与维护设计
安全保护装置:设置超温报警装置,当温度超过设定的安全阈值时,发出声光报警信号,提醒操作人员采取措施。同时,配备安全阀、压力释放阀等安全装置,防止冷却或加热系统因压力过高而发生危险。
维护与检修:设计合理的维护通道和检修口,方便对冷却与加热系统的设备、管道、阀门等进行定期检查、维护和维修。制定详细的维护计划,包括设备的清洗、保养、更换易损件等,以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,保证其正常运行。
在设计液体发酵罐的冷却与加热系统时,需综合考虑发酵工艺的要求、发酵罐的规模、成本等因素,选择合适的冷却与加热方式、控制方案及安全措施,以确保发酵过程在稳定的温度条件下顺利进行,提高发酵效率和产品质量。